承前作, 對於貼牆走機器人有兩個想法. 一是輔助機器, 二是直接利用

 

直接利用的方向是將機體放大(以便能載物)並能在各個房間來往

我們做的機器人屬於低階, 並沒所謂光達或地圖描繪功能

因此每個房間基本上會有個信號發射器,告知機器人所處的地點

 

 

對機器人而言這就是廣播信號, 當信號錯誤時這信號又如虛擬牆一樣阻止機器人前進......這就是標題的意思

自走車與各房間0505-1.jpg

 

廣播信號發射器

貼牆走機器人靠牆走, 發射器若放在地上要考量重量及放置地方, 所以設置成裝在門板上

(用個夾子夾住, 只是驗證想法. 以容易的方式做出來就好)

廣播器-2.jpg

 

 

貼牆走機器人的特性, 必然轉進房間內才收到各房間的廣播信號. 但門的情況相當複雜......

(a) A 必然是牆, 但 B 不一定有牆

(b) 從兩邊進入的情況也不同. 由於門板的角度, 從門這邊會較深入才收到信號, 牆那邊就不同

(c) 門後的牆情況也不同, 所以門的角度也有差別

自走車入房.jpg

 

失敗作之一 : 考量跟信號發射器的角度, 上面那個是接收器

失敗-1.jpg

 

失敗作之二 : 加裝超音波的另一設計, 一度裝到三個超音波

失敗-2.jpg

 

其他失敗省略........

 

如前述, 門的情況非常複雜, 就算單一房間入口處成功, 其他房間或許會出現問題

設計當然要考量到通用性

 

 

*******多次失敗, 終於想到一個較為可行的辦法**************

 

以下三張圖, 看超音波的方向.......它的測量目標是?

門內....LED亮

sonic向上-3.jpg

 

轉彎處.....LED亮

sonic向上-2.jpg

 

門外.....LED暗

sonic向上-1.jpg

 

 

偵測目標......上方門楣, 門楣跟門外天花板距離不同, 絕大多數門應該都是如此情況 

(超音波HC-SR04有一定的發射角度, 請自查)

門檔加自走車0505.jpg

 

門內太複雜, 進門接收到廣播信號後退再過門

基於此概念,新做貼牆走機器人 (概念完成機體未完成, 請注意)

影片1

 

影片2

 

概念成功^^, 機器人可以橫跨房間到下個房間了

 

看影片就知, 過門的關鍵在機器人的直線前進 

所用的TT馬達及車輪都是便宜易取得, 精確性差 (過門成功率約六成)

只要改用步進馬達, 這問題很容易解決

 

暫時還是用這種機體進行下一步, 先解決後續問題再考量最後的實用化

 


 

問題探討:

1. 上面機體僅能內彎, 寬輪胎摩擦力大又輔助輪(SG90)扭力不足, 機體放大後原來設計不敷使用

 

為了後續, 新機體來了.上方感測器只是用夾子夾住移過來就好

影片用車-1.jpg

 

新機體輪胎夠窄, 扭力也夠, 車體可外彎. 但輪胎非實心, 車體高度及輪胎接地面積會隨重量不同而變

(機體馬達組及輪胎取自翻斗車)

將來用車-1.jpg

 

改用步進馬達做機體不是大問題, 但適用的輪胎不好找....diy就是如此,沒現成物品自己想辦法

 

2. 退出門讓複雜事情簡單化,  牆跟門楣都是機器人的參考點, 靠牆機器人自然確定方向.

   雖方向確定但還是有可能會偏入房間或撞門柱, 所以這時會做一個方向矯正的動作(自看影片), 往右跨門時, 我們會讓車體右邊稍往外

過門前靠牆修正姿勢.jpg

 

如此會跨門而不會進入房間內, 成功率提高. 過門後離牆一小段距離沒關係, 這距離比車體短就不會是問題 (用步進馬達這距離不會太大)

過門後離牆-1.jpg

 

跨門程式脫離後回到靠牆程式就轉過去了, 影片2可清楚看到

過門後離牆-2.jpg

 

3. 機體沒迴避及避障功能, 而此種跨門方式也會受干擾, 若人在旁邊超音波偵測距離錯誤就會失敗, 但跨門時間不長應可接受

4. 超音波隨設置的位置向上方的偵測範圍也不同, 感測器位置更高越不易受影響, 但對門楣的偵測也會改變, 感測器或許要增加一個

5. 門的情況也並非全如此, 但這跟貼牆走機器人使用情況有關, 下一篇概念會全數補齊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ed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